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3:29 点击次数:169
新中国成立前夕,紫砂从业人员只有30余人。1955年1月宜兴紫砂全部生产人员组织起来,计70多人,成立了紫砂工场,作为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工场的一部分。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了七位技术辅导,为任淦庭、裴石民、吴云根、王寅春、朱可心、顾景舟、蒋蓉(以出生年月排序),他们各怀奇技,精心创作,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青年艺徒,使紫砂陶艺进入了历史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。
图片
紫砂七老
任淦庭(1889-1968),字缶硕,又名干庭,号石溪、聋人、大聋、漱石、左腕道人、左民、松道人等,为近代紫砂陶刻名艺人,国家“名牌手”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政协委员。
图片
陶刻大师 任淦庭
他出身书香之家,不幸家道中落,只读过三年私塾,15岁就学于宜兴著名陶刻画家卢兰芳,满师后在吴德盛陶器公司雕刻作画谋生。该公司的产品上常有署名“企陶”、“歧陶”的刻款,多为任淦庭所镌。
图片
任淦庭刻 铺首方尊
抗日战争期间,流落乡村,以卖画鬻字糊口。
图片
任淦庭、吴汉文 大笔筒
他师承清末宜兴书画家、金石家陈懋生、陈研卿等人,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,讲究各体书法、文学诗词、辞章短句,使陶刻装饰与紫砂的艺术风格相协调。
图片
任淦庭刻 汽锅
他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、花盆、鼎、炉等陶坯上书画雕刻山水、花卉、翎毛等,无不生动雅致。
图片
任淦庭刻 松鹤延年诗文大花瓶
他雕刻的书法,笔力遒劲,铁划银钩,刀锋灵秀,真草隶篆各具风格,尤以大篆古隶见长,图画随意刻绘,自成章法,且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,功夫独到,特别是装饰成对紫砂花瓶,左右对称作画,布局恰到舒坦,是他的拿手绝活。
图片
任淦庭刻 云肩瓶
他一生装饰陶器较多,题材多属吉祥寓意性的,如“喜上眉梢”、“春燕画筒”等,并将对新生活热爱的真切感受,融进雕刻创作中,给陶刻艺术增加了新的画面和注进了新的生活情趣,如“婆媳上冬学”、“解放﹣江山岛”等。
图片
顾景舟制 任淦庭刻苏武牧羊 石瓢壶
任淦庭陶刻作品独树一帜,影响颇大,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,作品曾被送往前苏联、前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展出。作品“渔舟听莺”和“腊梅喜鹊”被南京博物院收藏。
图片
任淦庭授徒
由于他对紫砂工艺的突出贡献,被评为全国工业特等模范,1957年出席全国民间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,同年11月又出席全国群英会。
图片
任淦庭在工作
他的徒弟有徐秀棠、谭泉海、鲍志强、鲍仲梅、毛国强、沈汉生、咸仲英、冯希亚、邵新和、王品荣、陈凤妹、张赦棠、朱蓉娟等。
图片
任淦庭师生合影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“五问”菲林格尔蹊跷易主交易
Powered by 全国福彩3d詹天佑点评分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